面對撒潑打滾的熊孩子,到底打還是不打?

本文已影響3.35K人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學習西方的教育理念,學習育兒專家的教育方法,摒棄了虎媽狼爸式的“棍棒教育”。

但當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不要對孩子讓步了,該揍的時候還是得揍”的言論一出,很多爸爸媽媽又開始迷惑了:

面對撒潑打滾的熊孩子,到底打還是不打?該如何培養出禮貌溫和的孩子?

我們先來說說規則。

其實規則是成人制定的,孩子一開始並不知道什麼是對的行爲,什麼是不對的行爲,因而需要引導告訴他們如何做纔是對的。

當孩子試圖在牆上亂塗亂抹的時候,可以給他一個畫板或者一張紙,告訴他塗在上面。

當孩子打你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喜歡媽媽,就這樣輕輕地摸一摸媽媽。

而規矩一旦設立,就不要輕易妥協。

在商場無數次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孩子爲了要一個玩具在商場哭鬧甚至倒地打滾,那個最初說着堅決不買的媽媽最後選擇向孩子妥協,小朋友拿着玩具歡樂地跑開時,帶着勝利的微笑。

面對撒潑打滾的熊孩子,到底打還是不打?

很多媽媽爲此很苦惱,但又表示很無奈。

應採兒曾支招說,如果兒子想用哭鬧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她絕不會妥協,就讓他在地上打滾鬧情緒,直到自己平復爲止。

幾次下來,Jasper就不再撒潑打滾要東西了。

這裏其實暗含着規矩設定的過程,一個寶寶學習規矩的過程是這樣的:發現得不到—哭鬧耍賴—明白不可能得到—平復情緒—找機會試探—確認真的不可能得到—明白規矩所在,從此不再試圖打破規矩。

設立規矩,嚴格執行,就對了。

那些被貼上“熊孩子”標籤的孩子任性發脾氣、調皮搗亂的背後,往往有着求關注的訴求。

用心去破譯孩子的“壞行爲”,給他一個擁抱,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

比如孩子接了一大盆水,漏了一路最後倒進了花盆裏,當你耐心聽孩子說,你會發現他只是想幫你澆澆花,而不是你以爲地在玩水。

很多時候,訓斥或者打孩子,只是爸爸媽媽在發泄自己的情緒而已。

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是大人的情緒失控了。

做好情緒管理,在動怒前先冷靜下來,深呼吸,問問自己“我爲什麼生氣,生氣能不能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我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解決”。

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安全感。

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大衛是一個調皮搗蛋、讓人頭疼的小男孩,媽媽是一位嚴厲甚至有點粗暴、內心卻充滿溫情和濃濃愛意的母親。文中用大量篇幅描述大衛的調皮,以及媽媽對他說“大衛,不可以”,卻在大衛真的闖禍時,選擇讓媽媽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

所以,準備動手打孩子之前,先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吧!

面對撒潑打滾的熊孩子,到底打還是不打? 第2張

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爲,兒童通過觀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爲獲得社會行爲,觀察結果會進一步轉化成模範行爲。

家庭是孩子模範的主要場所。

父母是孩子模範的主要對象。

父母怎麼說話,怎麼處事,他都會學習和模仿。

父母用粗暴的方式,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用粗暴的方式。

而父母用愛的方式,孩子也會學着用愛的方式。

這裏不得不又要提到陳小春和應採兒了。他倆是演藝圈裏的模範夫妻,陳小春會在兩個人吵架的時候,毫不猶豫的低頭認錯。應採兒也會在提到老公時,一秒鐘變迷妹,誇他唱歌好,演技好。

正因爲父母的彼此愛護和尊重,Jasper纔會如此暖心,每天奶聲奶氣地跟爸爸說:爸爸,我永遠愛你,看到爸爸不小心劃傷時,會追着爸爸說:你受傷了,我要看……

那要不要對“熊孩子”的“熊行爲”實施懲罰呢?

當然!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中分享了自然懲罰的方法,指的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爲所產生的自然後果,從而吸取經驗教訓,下決心以後不再犯。

比如,下班回來,發現孩子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弄得客廳一團糟。自然懲罰的方式是讓孩子自己收拾,並告訴他,如果不收拾的話,那下次就不要玩玩具了。

這樣孩子就會記住自己的行爲和產生的後果,明白其中的因果聯繫,從而在未來經歷類似的情況時,可以自行判斷是不是可以這樣做。同時,還避免了因父母進行人爲懲罰而帶來的情緒對抗。

南京市一個小學生在參觀六朝博物館時,拿走了展廳兩塊鵝卵石,幾天後,他在媽媽的陪同下,將鵝卵石送回去,並遞交了一份道歉信。

這位媽媽採用的就是自然懲罰法,讓孩子自己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一方面讓他自己認識到要遵守社會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爲,以後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孩子知錯就改的品質。

要注意的是,一歲以內的孩子,正處於和媽媽建立依戀關係的重要階段,不要實施任何形式的懲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