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貧窮,還能富養孩子嗎?

本文已影響1.45W人 

父母貧窮就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嗎?家庭貧窮,還能富養孩子嗎?即使再貧窮的家庭,都能給孩子這一種財富,你知道嗎?

走過很多地方,熊孩子見了不少,所以每每遇到有禮貌有教養的小朋友便會倍感欣慰。

他可能只是在地鐵上弄灑了飲料,彎身去擦乾淨;只是在電影院裏安安靜靜不喧譁;只是到了別人家中不亂翻東西······

但因爲現在熊孩子着實無法無天的讓人害怕,所以僅僅是這些或許看上去很普通的小事,都讓人覺得彌足珍貴。

現在的父母,承受着社會競爭帶來的壓力和焦慮,宣稱着“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對不起,爸爸給不了你八百萬的學區房”,“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爲孩子的學習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精力和時間。

可是那些打小成績好的孩子,就真的贏在起跑線上了嗎?

就憑着成績好,在家中呼來喝去,完全不尊重長輩;在這種家庭溺愛下,在公衆場所完全不顧及他人感受,大聲喧譁,甚至攻擊別人;在學校裏也覺得自己是一方霸主,搶別人東西,只顧自己開心。

家庭貧窮,還能富養孩子嗎?

這樣的孩子,又能走多遠呢?

前段時間,深圳大學畢業的女孩失聯,家人報警,結果是因爲偷盜而被香港警方拘留;還有幾年前震驚一時的復旦大學投毒案;加上生活中高學歷沒素質的人依然屢見不鮮······

這些現在已經見怪不怪的案例,究其根本還是因爲教養的缺失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說過:“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爲粗暴,學識就會成爲迂腐,機智就會成爲逗趣,質樸就會成爲粗魯,溫厚就會成爲諂媚。”

在教養和學習成績面前,很多家長本末倒置,忽視了孩子的教養對他一生的巨大影響力。

思想上不重視、缺乏有原則的行爲規範約束、加上自身的修養和素質不能給孩子良好的榜樣,於是越來越多教養缺失的熊孩子誕生了。

對所有家庭來說,無論是富可敵國,還是貧窮到一無所有,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所有東西里,最低成本、也最重要的精神財富就是孩子的教養。

教養不是天生的,一個小孩子如果沒有人教他良好習慣和有關知識,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淺的。家長從以下幾點做起,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小孩。

基本的禮儀教育

孩子未來要面對的將是一個比現在更廣闊、更文明的社會。教養就是細節,從基本的社會規則到待人接物的禮儀,都需要慢慢教給孩子,浸透在日常的一點一滴。

遵守公共秩序,公衆場合壓低聲音,餐桌上的禮儀,見人禮貌問候,在每一次的具體生活情境中給孩子做好榜樣,用提醒、叮囑等方式加以引導。

建立與他人之間的邊界

親密的愛人、朋友之間尚且需要一定的界限感,更何況是普通人。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之間的邊界,體現的是良好的素養和對他人的尊重。

別人的東西不要隨便拿,肢體接觸先徵求對方意見,不擠不搶、文明排隊,做事不要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學會體諒他人和謙讓。

正如《爸爸去哪兒》裏,杜江的兒子嗯哼覺得小泡芙很可愛,就親了一下她。然後杜江就跟孩子講清楚“親別人之前要問問別人願不願意”,嗯哼也很好的記住了爸爸的話,後來就會按着爸爸說的做。

對尊重和邊界深刻理解後就有一種分寸感,幫助孩子掌握好做事的分寸感,不光考慮自己也考慮別人。有了這種分寸感,大家都會感覺很合理很舒服;不給別人帶來不便和煩惱。

一次旅行、一場電影、一次吃飯都是很好的教育場景,在孩子親身參與的場景下進行教育,孩子的感受更真實,印象也就更深刻。

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

生活中,有教養的孩子,會比沒有教養的孩子,擁有更多“好運”。

10年湖南省選拔公務員的一場面試中,明亮的候考室內,沙發、茶几上有香蕉皮、瓜子屑,而垃圾桶就在旁邊。8分鐘內,考生獨處候考,面試實際已經開始……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不經意的第一道題,53名考生中卻只有3位考生合格。

隨手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看似小事,體現的也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更是有責任感的表現。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家長們除了學習,不捨得孩子吃苦、動手,這恰恰剝奪了孩子學着承擔責任的機會。

很多父母感慨自己付出那麼多,結果孩子根本不懂得體諒自己,養出“白眼狼”,這恰恰是關鍵原因。

放手讓孩子在家做做家務,懂得向孩子示弱,比如:“媽媽上班有點累,你能給媽媽捶捶肩嗎?”,給孩子關心、照顧自己的機會。

在這些承擔小小責任的過程中,孩子才能漸漸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不會只顧自己,這纔是成長的本質。

教孩子管理情緒

一個有教養的人,纔不會不分時間場合地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緒。耐心、平和、懂得恰當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僅有利於孩子人際交往,也是一種日後能更好適應社會的能力。

教孩子管理情緒,也是一種情商教育。由於孩子年齡小,當生氣、沮喪或是情緒比較激動時不懂得如何表達和發泄自己的感受,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積極指導。

首先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高興、悲傷、失望、愧疚等。

然後教孩子如何確切表達自己的情緒,“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媽媽能理解你的難過”,不要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他的每一分感受都值得父母的關注。

當孩子通過哭鬧、撒潑打滾等方式表達情緒時,家長不要立刻去哄,等他鬧夠了乖乖聽話了再去撫慰和聽聽他的心聲,傳達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有什麼事就好好說出來,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

還可以教給孩子通過看書平靜、一個人靜靜發呆、練練字等更爲有效的方式,緩解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理清思路的好方法。

不縱容孩子

生活中孩子犯錯了或是某些行爲不妥,大人常常會以“他還是個孩子”“也挺有意思的”爲藉口給孩子開脫,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爲。

再小的孩子,也要教給他正確的是非觀。只有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爲是對是錯,才能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錯誤的行爲,如果大人不及時制止,孩子只會更加變本加厲地胡鬧下去,最終甚至會釀成大禍。

因此,家長應該抓住每一次犯錯的機會正確引導孩子,而不是變着法子給他找理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