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孩子,必須懂得“不要面子”!

本文已影響1.38W人 

每個人都會顧及自己的面子,但是爲了孩子,“面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愛孩子,必須得懂得“不要面子”。

週末,我們一幫朋友帶孩子在小Y家聚會,媽媽們聊得海闊天空,孩子們也玩得不亦樂乎,忽聽見兩個孩子大聲嚷嚷吵了起來,原來,小Y四歲的兒子和朋友小T三歲的兒子爲爭搶一個“恐龍”玩具爭執開了。

只聽得,小Y兒子大聲喊道:這恐龍是我的,我的!
小T兒子哇哇大哭說:我想要玩!
小Y兒子:我就不給你玩!
小T兒子:我要玩!
......
於是,兩個孩子各不相讓,朋友小Y和小T立馬上前拉開,這邊小Y極盡所能說服兒子讓給弟弟玩,那邊小T摟着兒子柔聲安慰。但兩個孩子似乎都不聽勸,媽媽們當下尷尬得面面相覷...
小Y或礙於自己是主人,二話不說,從兒子手上搶下恐龍,遞給小T兒子,說:弟弟玩,哥哥應該讓着弟弟。眼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小Y兒子不幹了,立馬躺地上,撒潑打滾起來...
一場難得的相聚,因爲兩個孩子之間的小衝突,最後鬧得有些不歡而散。小Y事後隱隱覺得自己的做法不妥,便和我交流說:兒子最近和小夥伴玩耍時常有衝突,這時候真不知自己該怎麼辦?
我理解她的爲難,問她,如果你是兒子,面對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會捨得忍痛割愛嗎?答:不會。那你要求孩子分享,圖啥呢?朋友想了想,瞬間明白了,說:唉,我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和兒子承認錯誤去...

小Y是一位智慧媽媽,一旦發現自己的做法有違愛孩子的初衷,立即懂得反思和改變自己。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時候,不管孩子是否犯錯,不管在什麼場合,有些父母總是大呼小叫,一昧逼迫孩子服從自己,甚至還大打出手,無非爲了面子。

父母愛孩子,必須懂得“不要面子”!

不可否認,面子問題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的一大需求,古訓素有“人要面子樹要皮”的說法。很多父母,自孩子懂事起,便會要求孩子:學習好,爲自己掙面子;工作單位好,要不丟面子;找個好伴侶,否則面子不好看...確實,面子是尊嚴,人人需要,問題是,尊嚴需要別人給,還是應當自己給自己?
著名的安徒生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深刻闡述了“面子的價值”:當那位皇帝和所有的成年人爲了當“聖賢”而不願做“愚人”,不斷恭維皇帝身穿的“衣服”是多麼華麗奪目的時候,只有一位孩子敢於說破:皇帝什麼也沒穿啊!
“童話故事是爲了讓孩子們入睡所寫,但也是爲了讓大人們清醒所寫。”安徒生的話一語中的,警醒着我們成年人面對至純至真的孩子時是否願意拋卻一切虛假和掩耳盜鈴。
盧梭說:“在萬物的秩序中,人類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應把成人當作成人,把孩子當作孩子。”而父母願意找回童心,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創造力,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希望,就會樂意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而非拒絕成長。
尤記得,我曾帶六歲的女兒參加過一次老朋友前輩的聚會,當時一幫孩子玩得很是開心,女兒興起就勢躺倒在酒樓包房軟綿綿的地毯上打着滾兒,頓時大小朋友們都饒有興致圍觀看她歡欣鼓舞的模樣。我當時心裏雖尷尬,但實在不願剝奪她玩耍其中的樂趣,便蹲下身,順勢摸了把地毯,說:原來地毯真的很舒服呢。我的一句話,緩解了當時的尷尬,大傢伙便開懷大笑起來,女兒也並未覺得難堪......
回家後,女兒在她的日記中寫下:今天,我參加了媽媽的聚會,躺在軟綿綿(拼音)的地毯(拼音)上摸爬滾打,真開心!
我當時沒有因爲孩子的一個童心舉動,認爲女兒讓自己丟臉就馬上嚴厲喝止,因爲覺得就算再丟臉也要站在孩子這邊,而化解尷尬,做到不讓自己丟臉的最好辦法只有向內求,而非向外索求。
很多的家庭教育誤區,都是父母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面子,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成績單。於是,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盲目跟風和一昧攀比,無疑爲了面子,而忽視了孩子,結果往往囚禁了自己和孩子。只有懂得“不要面子”,便不必急於尋求別人的認可,擁有堅定自己的勇氣和行動力,內心強大才會真正擁有自信和自尊。
尹建莉老師在《小王子》譯作中說:從一個孩子變爲一個成年人是件極其簡單的事,只需要時間就可以;從一個成年人迴歸爲一個孩子則極爲困難,需要智慧和勇氣——迴歸不是倒退,而是攀向人生極致——生活的煩憂在消失,生命的喜樂在呈現。童心離神性最近,找回童心就是找到了神,這正是作者所說的:“擁有一顆童心是幸運的。”
我曾在一本書說看到一位哲人說過:人的成熟在於重拾童年遊戲時的認真態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渴望玩耍的孩子。孩子們相信玩樂就是他們的天職,而保持好奇心與童心未泯的人才能不斷達成新的成就,這樣的認真態度在很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和學者身上皆表露無遺。
如果我們面對孩子糾結較勁時,不妨問問自己:我的思想和行動是愛孩子,還是愛面子?答案決定我們能否和孩子一起抵達幸福的彼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