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把日子過得雞飛狗跳的你,真的是因爲孩子嗎?

本文已影響8.58K人 

有了孩子後,爲什麼你總是把日子過得雞飛狗跳毫無安寧?是因爲孩子是導火索嗎?其實,每件事情的發生,必有其本質原因,如若用簡單粗蠻的方式去處理,傷害的卻不是一個人。

你爲何將日子過得雞飛狗跳毫無安寧?

孩子不是導火索

每件事情的發生,必有其本質原因,如若用簡單粗蠻的方式去處理,傷害的卻不是一個人。

遇事總以猙獰面目,虎嘯之姿示衆,不吼個歇斯底里不罷休,說到底,是情緒有病,內心冷血。

不久前,一則微博引發了一場討論,我們的小羣,也因此微博而聊得熱火朝天,一番熱聊後,給我的感觸很多。

這則微博是績溪縣金沙派出所發出來的,說的是婆婆看不慣媳婦教育孫子的方式,結果三方打了起來。

事情的起因,是因爲小孩在家裏趕雞,把雞趕得到處亂飛,孩子的媽拿着根棍子責罵孩子,孩子害怕就跑出去了,婆婆看不慣媳婦這樣教育孫子,於是與媳婦吵了起來,吵着吵着,兩個人就動手了,丈夫看到老孃打不過媳婦,火氣上來,把媳婦給揍了一頓。

微博內容不多,倒把整件事介紹清楚了,而且也很有畫面感。

看到這則微博,在衆人的討論中,想像當時的場面,再想像這一家人彼時的樣子,瞬間有種煩躁的感覺涌上心頭。

真是應了老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可以想見,這一家人的脾氣都不咋地,所以,雞飛狗跳應該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那麼日子過得不順當,生活歷經波折,也應是他們家的常態。

可是,害苦了那個年幼的孩子,原本已傳承了易怒不安的基因,又在成長再塑的黃金時期,如此耳濡目染,親身體驗,想必,他長大後的個人秉性,更將青出於藍勝於藍了。

那個把日子過得雞飛狗跳的你,真的是因爲孩子嗎?

孩子調皮,愛玩愛動是天性。追雞打狗對一個頑童來講,實在是很有童趣的一件事,我覺得,只要注意安全,隨便他玩玩,其實也不會有什麼不妥。

我家的小智,在農村老家時,也追打過雞,大媽家的小雞仔,在大人沒注意時,也曾被小智打死過好幾只,但視小智爲親生兒子的大媽,從來不會發火,更不會打罵,她對孩子從來都是溫言良語,好好勸說。小智現在長大了,再讓他打雞,他都不會打了。而他的童年記憶中,只有淋漓盡興的快樂,和如沐春風的親情,不會有被打被罵的記憶,這對孩子來講,是何其幸事啊!

溫柔良善的大媽,她不是不疼惜小雞仔,只是她包容了孩子的不懂事和頑皮。

她不僅包容孩子的頑皮,也包容了許多的人,在農村家長裏短,是非流言並不少,大媽從來都是沉默應對,不好的事,過去了,就算了。

一個溫和的女人,是家裏的福氣之源。她常說:家和萬事興。人與人之間,能和睦相處,是很快樂的事情!

可是那個因爲孩子打雞,而執棍棒相向的媽媽,她沒有耐心欣賞孩子的天真童趣,更沒耐心以溫言良語去教育,她用了最粗暴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孩子打雞的行爲。而這時,她那對孫子隔代親的婆婆不幹了,那可是親孫子,我疼都疼不夠呢,豈容你說打就打,你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沒有快樂的,這樣教育是不對的。

那這位婆婆又是怎麼教育的呢?其實細想,她跟她媳婦的教育方式,並沒有什麼兩樣。因爲,她也是一個強勢的母親,一個不懂退讓有失溫婉的女人。她反對媳婦對孫子的教育方式,並不是因爲她會教,而是因爲,她寵愛孫子,因爲寵愛,所以別人不能碰。爲什麼說她與媳婦的教育方法是一樣的?因爲,她最後也是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去與媳婦吵,去互懟,甚至撕打。這不應是婆婆對媳婦的正確態度,更不是管好孫子的有利方法。

人在關鍵時做出的反應,一定是長期養成的慣性的方式,婆婆化解矛盾的方式,最直接地反應了,她也是一個簡單粗暴的女人,想必家無寧日,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那個爲了幫母親而打媳婦的男人,更是簡單粗暴到極致的無用男。媳婦不孝,不遵守三從四德,敗了門風,讓你忍無可忍,做了種種你不喜歡的事,你休了便是,打是什麼本事?

不敢休,就是你無能,而打女人的男人,是無能加N倍。

何況,就這件事來說,婆婆與媳婦半斤八兩,脾氣上來了,都控制不住自己,以致矛盾升級,互懟互撕。而男人不問緣由,護媽打老婆這樣處理事情的方式,只能是更加影響孩子,影響家庭和婆媳關係,讓家醜更醜,讓他更無能,淪爲別人的笑柄。

可是,當時的他,來不及想太多,慣性思維,本能處理。他的本性就是簡單粗暴的。

你看,一家三個成年人的性格,都是最原始的簡單粗暴型,無論對待老弱,都喜歡以野蠻與暴力的方式。他們生活凌亂,日子過得雞飛狗跳。其實,即使他們沒有孩子,他們的日子也過不和美,也一定會是一地雞毛,不得安寧的。

沒有原由,沒有辦法,性格使然。

一個沉得住氣,壓得下火,容得下嘈雜,看得到事物本質的人,遇事是不會簡單野蠻處理的。如果罵一頓,打一架,翻白眼,變個臉,事情就解決好了,這個世界也就簡單了。

將日子過得雞飛狗跳,讓孩子惶恐不安,整個家都不得安寧,其實是在浪費生命,虛度年華,而且還拉上孩子一起,然後將惡習傳給孩子,讓自己粗蠻的基因傳承下去。

造孽。

大多數的人,命苦是自找的。如若遇事安靜處理,一定是有不一樣的收穫,或許轉機就在一次,不一樣的處事方法中。

教育孩子,也如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