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真的會導致兒童性早熟?

本文已影響2.07W人 

近年來,有關嬰幼兒或兒童性早熟的報道屢見不鮮,經常會有媒體質疑這是由食物引起。孩子父母的哭訴、醫生的診斷證明,配上嬰幼兒隆起的乳房和吃剩的食品或食品包裝,似乎形成了不容置疑的證據鏈。食品到底會不會導致性早熟,性早熟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那就從新聞報道入手,逐個分析。

植物激素真的會導致兒童性早熟?

新聞1、植物“激素”性早熟

通常人們對植物“激素”的描述就是“催熟”,最典型的是頂花帶刺的黃瓜、催熟的熱帶水果(比如香蕉、芒果)、膨大劑催的西瓜、反季節蔬菜,還有最近媒體報道的無根豆芽。實際上嚴格來講,產生這些效果的應該叫植物生長調節劑,只不過媒體給它們掛了個“激素”的標籤。

植物生長調節的作用有很多,有的是促進果實成熟,有的是讓果實同步成熟便於採摘,有的可以增加產量。但是無論它是什麼功能,凡是在我國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都需要經過安全性評價,在批准範圍內使用是可以保證食用安全的。

“植物激素導致人的性早熟”的說法其實有點天方夜譚。動物和植物完全是兩碼事,兩者的生理生化機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也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如果植物激素能讓人性早熟,那人類豈不是吃點向日葵就“面朝太陽,頭暈眼花”?而花粉是植物的“精子”,難道說花粉讓人懷孕嗎?答案顯然都是不可能的。

新聞2、奶粉性早熟

隨着嬰幼兒奶粉的普及以及“奶粉焦慮症”的蔓延,媒體上時不時就要來一個XX奶粉導致嬰兒性早熟的報道,幾乎所有品牌無一倖免。奶粉會不會導致性早熟呢?奶是奶牛分泌的,毫無疑問會有牛的激素,這也是不少家長的疑慮所在。

標誌性的事件出現在2010年的“XX奶粉性早熟案”,當年衛生部組織了一批專家對事發產品的樣品進行檢測,結果爲:雌激素0.2-2.3,孕酮13-72。在國外報道中,牛奶中雌激素含量爲0.16-4.4,孕酮含量最高可達98,而母乳中雌激素爲7.9-18.5,孕酮爲10-40。(單位:微克/公斤)

也就是說,XX品牌的奶粉裏的雌激素遠沒有母乳多,孕酮也和普通牛奶沒啥差異,很多跟母乳孕酮水平相當。最後包括醫生在內的專家組綜合判定當初報告的幾個案例都是個案,並不是由奶粉引起。

理論上講,如果某一種暢銷食品真的會導致性早熟,那就絕不會是零星個案,而應該是時間上相對集中、空間上四處開花的暴發態勢。其實這一邏輯不僅限於奶粉性早熟,對待各種個案爆料都可以用這種方式質疑。

新聞3、牛初乳性早熟

隨着收入的提高,各種高端洋氣上檔次的營養保健品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牛初乳是近年比較常見的嬰幼兒保健品,商家宣傳其可以提高免疫力、讓寶寶少生病。牛初乳對提高免疫的效用尚無可靠證明,但是原衛生部在2012年早就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食品中將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爲原料生產的乳製品。

相關行業曾在2009年對牛初乳中50種激素含量進行測定,結果牛初乳中的激素與普通牛奶並無統計學差異,當然也有數據說牛初乳裏的激素水平是普通牛奶的5-10倍。但是,相同類型的激素,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一般高於普通牛奶和牛初乳。如果牛初乳(或牛奶)中的激素可以導致性早熟,那豈不是母乳餵養的孩子個個都要性早熟了?

原衛生部之所以在《關於進口牛初乳類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函》中提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是從營養角度考慮的,牛初乳“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加工嬰幼兒配方粉”,而且還有個原因是配方奶粉已經可以滿足孩子的營養需要,添加牛初乳不僅沒有必要,還會因爲概念炒作誤導消費者。

之所以有媒體報道:“平均每天就有20名左右的孩子被確診爲性早熟,他(她)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長期食用牛初乳”,其實是因爲他們進入了一個個認識誤區,那就是對相關性和因果關係的理解,兩個事物之間有相關性,不代表兩者間存在因果聯繫。如果願意花時間尋找,同樣會發現這些性早熟兒童還有其他一些共同點,比如“長期喝水、長期吃飯、長期吃綠色蔬菜”等。但這些跟牛初乳一樣,都不是引起性早熟的真正原因。

新聞4、其他動物性食品導致性早熟

最常見的動物食品導致性早熟典型說法包括避孕藥餵養的鱔魚和水產、打了激素的速生雞、催肥的豬等。關於鱔魚喂避孕藥或者激素的問題,謠傳了很多年,後來人民網甚至專門做了一期“求證”專欄進行闢謠,結論是根本不可能喂避孕藥或者激素,否則鱔魚只會死得快。但有一點是真的,鱔魚小時候是雌性,長大了就變身雄性,但這並不需要任何外源性激素。

關於速生雞很多人腦補出了打激素的段子,還煞有介事的說少吃雞翅根,因爲那裏是注射激素的地方。爲啥一定是雞翅根呢?莫非是小時候種牛痘種多了?要是經常做皮試、打吊針,是不是編故事的時候會說是雞翅尖?

實際上速生雞屬於“大快型白羽雞”,速生是良種選育和科學飼餵的結果,央視曝光的速生雞是濫用抗生素,跟激素沒有關係。如果真打激素或者喂激素,雞的健康狀況反而不好,和黃鱔是差不多的下場。

排除和速生雞類似的良種選育和科學飼餵因素,“催肥”的豬倒確實有可能存在激素問題,不過不是性激素,而是β受體激動劑,屬於擬腎上腺素類藥物,也就是常說的瘦肉精。它的作用是提高蛋白合成效率,提高飼料轉化爲肉的比率。美國可以合法使用萊克多巴胺(安全性比克倫特羅高得多),但目前我國是完全禁用,雖然可能有人違法使用,我國以前也曾多次出現濫用瘦肉精(克倫特羅)導致的中毒,但是主要是肌肉震顫、心率異常等問題,跟性早熟是不相干的。

新聞5、環境污染性早熟

隨着時代的發展,科學家發現有一些環境污染物會產生類似人類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影響生殖發育,媒體上最熱門的是雙酚A(BPA)和塑化劑,公衆不常聽說的還有PCBs(多氯聯苯)、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

儘管不能排除這些物質引起性早熟,但截至目前爲止並無明確科學證據給他們定罪。雖然關於性早熟的證據主要來自動物實驗,但實驗動物接觸到的污染水平比人類可能接觸的水平高得多。因此澳新食品安全局在對BPA評估後的結論是嬰兒奶瓶中的BPA水平不必過於擔憂,只是作爲一種不必要的風險,仍然禁止它使用在奶瓶中。至於當年出現的“臺灣小雞雞”案例,基於同樣的理由,我傾向於認爲這是個案,無法說明塑化劑可以導致這一慘無人道的後果。

新聞6、豆腐、豆漿性早熟

有的媒體引述專家的話,說豆製品裏面含有類雌激素“大豆異黃酮”,或導致嬰幼兒和兒童性早熟。這話聽起來頗有道理,但仔細一想,這完全不符合普通羣衆“吃了這麼多年都沒事,怎麼可能有害”的邏輯。

實際上類雌激素並不贊同雌激素,而且在豆製品中含量也很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一些大豆異黃酮保健品喜歡吹噓神奇功效,提防它們“暗度陳倉”偷偷加真雌激素。

嬰幼兒和兒童爲什麼會性早熟?

性早熟分爲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的發生原因複雜,既可因顱內感染、外傷或腫瘤等器質性疾病發生,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謂特發性的中樞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但生殖腺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或腫瘤是最主要的病因。所以不要胡亂懷疑食品,先要排除這些器質性病變。

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還可能與飲食不合理、營養過剩、能量過剩、亂吃補品有關。前面說到的性早熟孩子都吃了牛初乳,如果深究下去,也許會發現他們的營養狀況太好了。臨牀上也確實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肥胖兒童激素水平異常的現象,甚至有的小男孩的雌激素水平勝過成年婦女。還有些家長給孩子亂吃補品,甚至是成人補品,有的所謂的保健品連“藍帽子”(獲得保健品批文的保健食品,可以在產品外包裝上印刷保健品批文標誌的藍帽標籤)都沒有,吃出問題也就很正常了。

該如何看待性早熟患兒的增加?

首先,現在醫生經常會發現某種疾病的患者增多了,直觀上感覺“出問題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醫療保險尤其是新農合的普及使得就醫的比例增高;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診斷技術的提高也使得很多疾病更容易被發現,這都是表觀上疾病增加的原因,比如呼聲很高的甲狀腺疾病就不能排除這些因素而直接認爲是碘鹽造成的。

我做了一個推算,據文獻報道,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是1-2人/萬人,其中5歲-9歲女孩的發病率最高,約8人/萬人。估計北京2012年出生約20萬孩子,在總人口和生育率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在幾年後的某個時間斷面,僅5-9歲的孩子就有約9×20×4=720人性早熟,這些孩子雖然會分散到不同醫院,但很可能會多個醫院重複就診,然後很可能在兒童醫院就會出現“平均一個月幾十個性早熟孩子”。這還不考慮異地前來就醫的。

如何規避性早熟風險?

排除國內外醫生那些不靠譜的建議(譬如:不要吃雞肉、不要吃反季節蔬菜、素食主義等),比較靠譜的有這麼幾點:

1.減少塑料製品使用。

2.儘量不給孩子吃營養保健品(包括牛初乳),沒有“藍帽子”標識的決不能吃。

3.從小培養孩子穀物、蔬菜、肉蛋奶的合理搭配,不要以爲高蛋白纔是好食品。

4.不要讓孩子把果汁、飲料當水喝,口渴就喝白開水,避免能量攝入過多。

5.多陪孩子玩耍、運動。

6.家長如果在服用口服避孕藥,一定放好,孩子的好奇心是什麼都敢翻出來吃的。

7.如果出現性早熟跡象,首先考慮是否由疾病引起,要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盲目懷疑食物引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