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興趣班怎麼選?這個標準比天賦更靠譜!

本文已影響1.55W人 

興趣班這麼多,您要怎麼做取捨?到幼兒園給女兒報興趣班,看見財務室外竟排起了一條長龍,差點沒報上名。這盛況真是出乎我意料,不過細想還是自己考慮欠妥。去年姑娘讀小班,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孩子尚小,不用急着學東西。今年已是中班,大家都覺得孩子完全可以開始學點什麼了,加上學校內部開設的興趣班便捷又靠譜,一個班20個左右名額,很快就被一搶而空。聽說那些沒佔到位的家長們,最後也都在外面報了班。

這年頭,孩子稍微大一點,沒給報興趣班的家長估計寥寥無幾吧。而且,一般都是報好幾個班。我家姑娘班裏同學幾乎都是週一到週五排滿,日理萬機的感覺。

其實,我們家也好不到哪裏去,週一週三舞蹈,週二畫畫,週四英語,週末還得開個幾十分鐘車去上樂高課。

和大多數家長想的一樣,不是要讓孩子這麼滿滿當當的學下去,只是剛開始不知道孩子擅長什麼,學什麼合適。只好先來個普遍撒網,想過一段時間,再根據孩子自己的意願和學習狀況做個取捨。

沒辦法,誰叫咱孩子不是天才呢?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什麼特明顯的天賦。你說沒天賦吧,孩子身邊的伯樂們又總會提醒你:你看,他好像這方面還蠻擅長呢。

還記得婆婆拿一張紙來考我,指着紙上一團黑乎乎的玩意,問:你來猜猜,這是什麼?我:不就是用黑色蠟筆亂畫的圓圈圈嘛。婆婆:什麼圓圈圈,這是我乖孫女畫的鯨魚!這孩子有畫畫的天賦呢,你看這個用筆,看似隨意,實際還是很有章法的……學過幾年書法的老人家,眼光果然獨到。原諒我想象力有限,怎麼看都看不出是鯨魚……

孩子他爹也很善於發現優點。姑娘在芝麻街英語上課時她爹充滿驚喜的對我說:你看,咱家姑娘多厲害,上節課還只會說幾個單詞,這節課都可以和老師互動了,進步很大呢!言下之意,她在語言方面好像也有那麼點天賦,這個英語課還是得上下去。

……

偶然看到網上一則基因檢測的廣告:“一口唾液,就能測出孩子的天賦。如果他有運動基因,他可能是下一個博爾特;如果他有音樂基因,你可能把他培養成肖邦……”

心想,這“天賦基因檢測”要真行,誰都願意花幾千塊錢檢測一下吧,孩子的天賦潛能一目瞭然,根據天賦來報興趣班,多好啊,絕對不會讓博爾特、郎朗什麼的砸在自己手上。

這麼多興趣班怎麼選?這個標準比天賦更靠譜!

可惜現實很打臉,基因檢測已被闢謠,我們的科技還沒有發達到用一口唾液就能測出孩子天賦的地步。

結果,學哪樣,還是隻能靠家長自己去判斷。

我之前的判斷標準和大家差不多。第一招是問孩子。每次上完課,就拐彎抹角的問孩子:你覺得畫畫好玩嗎?上課開心嗎?喜歡那個帥氣的外國老師嗎?……孩子的回答總是讓人摸不着頭腦:不錯啊,還行啊,還可以,開心啊……我嚴重懷疑,她的真實想法是不論畫畫、樂高還是英語,總比在家呆着好玩。

第二招是問老師:我們家孩子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嗎?你覺得她對這個有興趣嗎?……老師的回答也總讓我安心:寶貝很不錯哦,上課時很專注;偶爾會發呆,但那是她主動思考問題的表現,我們不會打斷她;寶貝最近的進步很大呢……可我轉念一想,老師難道還會說我家孩子不適合學麼?不會啊。對老師來說,招生量還涉及他們的業績考覈呢,而且作爲興趣班老師,一般都不會打擊家長和孩子。

這兩招都不好使,問了半天還是沒法判斷孩子學哪個好。

直到有一天,女兒上完樂高課,我接她回家。路上,我像往常一樣問她上課情況,她也照常好死不賴的敷衍了我幾句。很快就沒興趣回答我的問題了,搶過提問權,開啓了“十萬個爲什麼”模式:媽媽,一個軸是樹枝,幾塊積木拼個猴子手臂,你知道怎樣才能把手臂掛上樹枝嗎?我和小朋友一起搭鞦韆,爲什麼搭出來的鞦韆總是斜的呢?……稀奇古怪的問題讓我防不勝防。不過,就在我慌亂應付她的各種問題時,忽然靈機一現,做了個對比,每次上完美術課,她都特別安靜,而上完樂高課,問題就特別多呢。

後來,我又特意觀察了好幾次,都證實了這個發現。

這之後,我就開始大膽嘗試用“問問問”來判斷孩子要不要繼續興趣班。在這個簡單好用的標準指導下,我們給孩子做減法,砍掉了畫畫、英語,最後只留下了舞蹈和樂高。週一和週三學習舞蹈,週末上一節樂高課,餘下的時間我們會做一些閱讀,中文和英文的繪本,除此之外,統統都是孩子最喜歡的:玩!

調整之後效果怎麼樣呢?

孩子在舞蹈和樂高課上的表現都越來越好,回家後會主動表現學過的舞蹈動作,之前我們給她囤的樂高積木也終於派上了用場,她開始能自己琢磨着去做出一些想做的東西來。

最讓人欣喜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持久性。舞蹈課上有大量時間在做基礎功練習,其實蠻枯燥的,但她會願意去堅持。有一次,女兒有點感冒,我說那今天就不去上舞蹈課了吧,她卻說今天要學她很喜歡的《小星星洗澡》,一定得去。樂高課上也常常表現出這種執着,上一節課他們開始學習齒輪類,難度增加了,但小姑娘還是盡力去解決問題,絲毫沒有抱怨。相反,在婆婆覺得有天賦的繪畫和爸爸覺得很棒的英語上,孩子並沒有表現出這種毅力來。

我感覺,孩子是真的在她感興趣的學習中找到了樂趣,而內心的熱愛又給了她能夠堅持更久的意志力。我想,我們的取捨是正確的。

於是我思考,爲什麼“問問問”作爲孩子選擇興趣班的依據比測天賦還要靠譜呢?想來想去,覺得是因爲孩子的提問熱情至少說明了三個事實:

一、他在主動思考;

二、他有很強的求知渴望;

三、他願意不斷探索和改進。

這三個事實,在學習上的意義比天賦還重要!

正好前段時間和一個在英國的朋友聊天,她說,她兒子已經14歲了,每次放學回家,她還是總愛問兒子:今天,問了老師什麼問題呢?不只是她,她周圍的外國父母都習慣這麼問孩子。

她告訴我,剛到英國沒多久,她就發現了東西方孩子在課堂上,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提問的主動性。西方孩子會打斷老師講課,向老師提問,但主動在課堂上舉手提問的中國孩子卻很少。

後來,英國老師給她講了兩種學習方式。一種是不愛提問的孩子這種學習方式,他們稱爲“海綿式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是被動的,不需要絞盡腦汁的苦想,更多是記錄老師講的重點,便於日後記憶。另一種是喜歡提問的孩子的學習方式,叫“淘金式學習方式”,是帶着問題去學習,整個過程充滿互動,所以孩子常常會打斷老師講話,提出自己的疑問。

他們會用這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來判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深度。認爲喜歡提問的孩子,往往體現出知識獲取的主動性,也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和動力,體現了孩子對這個學科的興趣度。而提出一個好問題,意味着知識、經驗和觀念可能邁進一步,一旦獲得答案,行動就蘊藏其中,這體現了孩子的學習深度。在他們的課程中,有個很重要的部分是seminar,研討課,就是讓孩子針對學習內容發問,通過互動,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是啊,通過傾聽孩子提問去感受他的興趣所在,判斷他的學習程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因爲它其實是契合了教育的本質,如哈佛名言所說: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

PS:

前幾天,我坐動車時遇到一對母子,一路上,那個可愛的小男孩問題不斷,“媽媽,爲什麼外面的房子都在往後跑呢?媽媽,爲什麼煙囪裏沒有冒煙?……”

動車停靠時,我們下車舒展筋骨,站臺旁有小販在賣甘蔗,男孩媽媽問男孩:你吃甘蔗不?男孩搖頭說不吃,接着就問:“媽媽,我喜歡吃西瓜,爲什麼沒人賣西瓜呢?”他媽媽笑着說:“西瓜是夏季纔有呢。”

我以爲,男孩的問題解決了。沒想到過了幾秒,男孩媽媽又說:“恩,也不一定,其他季節也可以吃到西瓜,因爲可以大棚栽種。”她又用手機搜索一番,說:“北方冬天也有西瓜賣,是從三亞運過來的,三亞在最南方,最低溫度也和北方的夏天差不多,西瓜能生長……”

媽媽耐心講着,男孩認真聽着。

事後很久我都記得這個場景,忍不住在心裏給這位媽媽點贊,願意回答孩子問題的媽媽很多,可是像她這樣,能及時把握住孩子提問的契機,將問題拓展開,讓孩子收穫更多的媽媽真不多呢。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