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你會幫你的孩子帶娃嗎?

本文已影響2.48W人 

上週末看到的最讓人痛心的新聞莫過於上海某商場奶奶乘扶梯失手將懷中孫子摔下樓的慘劇了。新聞後面跟着大量的評論,有將責任歸於孩子的媽媽,有將責任歸於扶梯的安全隱患。可是無論怎樣追責,悲劇都無法挽回。

上週末看到的最讓人痛心的新聞莫過於上海某商場奶奶乘扶梯失手將懷中孫子摔下樓的慘劇了。新聞後面跟着大量的評論,有將責任歸於孩子的媽媽,有將責任歸於扶梯的安全隱患。可是無論怎樣追責,悲劇都無法挽回。

奶奶抱着孫子,這本來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熟悉到幾乎可以忽略的畫面,只是在悲劇發生的那一刻,纔會將“老人帶娃”幾個字用放大鏡突顯出來。

如今,城市裏多少有孩子的家庭都需要老人的幫忙,由此還催生了大量關於老人帶娃和年輕父母理念衝突的討論。理念的衝突確實是兩代人一起帶娃的麻煩事,估計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親身體會,但這並不是我今天想要談論的要點。借這個新聞的機會,我想要談談觀察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帶娃老人的心理問題。

第一次有意識地注意到這種事是在地鐵上。那天地鐵上並不算擁擠,靠近門口的座位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婦人和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小女孩很好動,不是在座位上蹭來蹭去,就是離開座位跳兩下,老婦人臉色有些陰沉,瞪着小女孩一言不發。

小女孩自娛自樂了一會兒,然後去拉老婦人,嘴裏叫着:奶奶奶奶,你給我唱個......可是話還沒說完,被奶奶一把推開,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車廂地板上。緊接着,奶奶全面爆發,不斷地用方言夾雜着普通話大聲地罵小女孩,說她這麼不乖,不聽話,再這樣就不要她了之類的話,同時又幾次將撲向她懷裏的孩子往外狠推,小女孩大哭起來,卻遭來更多的言語和身體懲罰。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兇的奶奶,可是卻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該不該插手。我想周圍的乘客也都跟我一樣,即便看不下去了,可是作爲一個外人也不好亂說什麼。大家都靜了下來,空氣變得很尷尬。

我又仔細看了看那個奶奶,眼睛和小女孩的一模一樣,個子不高,瘦瘦的,皮膚粗糙,佈滿皺紋,腳邊放着一個塞得滿滿的大包。我腦中不由自主地出現了一個畫面,一個瘦小的老人,肩扛一個大包,手牽一個小孩,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好累啊,不光身體累,還要時刻保護好孩子,心裏更累!

如此一想,一時間又對那個奶奶多了幾分同情。可能她發脾氣的背後還有其他深層原因,我不得而知。可是僅憑表面所見,稍微“共情”想一想,那種疲憊感感同身受,她的爆發絕對不是一個性格暴躁脾氣不好可以解釋的。


將來,你會幫你的孩子帶娃嗎?


自從那次之後,不知是我對這種事敏感了,還是剛好碰上了,又遇到了幾次類似的情況。

有一個週末的下午,跟兒子在小區裏晃盪,走到花壇邊坐下來休息,旁邊有一個奶奶帶着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在玩耍。小女孩拿着個塑料跳繩在跳,奶奶不停地提醒她跳的時候不要打到人。跳完了,小女孩一時激動,拿起跳繩耍了兩下,差點兒打到奶奶的胳膊。然後,讓我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奶奶(不知道是奶奶還是外婆,這個鍋暫時讓奶奶背了)一把奪過跳繩,拉過小女孩,在她小腿上狠狠抽了幾下。小女孩立時大哭起來,邊哭又邊被奶奶在胳膊上補了幾鞭。我真的是目瞪口呆,心想這怎麼下得去手啊。

那可是夏天,孩子的腿上胳膊上很快冒出了一道道凸起的紅印。奶奶見狀,又不禁內疚後悔,把小女孩摟過來,邊哄邊拿出一盒清涼油,往紅印上抹了一遍又一遍,雖然明顯沒有什麼用。

過了一會兒,二人看似和好了,小女孩從奶奶腿上跳下來,朝別的地方跑去,奶奶一手拿着跳繩,一手拉着輛腳踏車,面無表情地跟在後面離開了。

回到家,跟老公聊起這件事,對“隔代親”產生了很多疑惑。老公說,你也不問問,週末還把孩子給老人帶,父母上哪兒去了,老人能不累不煩嗎?

說的是啊!

後來,我還在兒子上興趣班的地方以及超市門口等場所,看到過一言不合就對孩子又動口又動手的又累又煩的老人家。

昨天去接兒子放學,在校門口聽到了兩個奶奶這樣的對話:

A:唉,我和老伴多想自己出去玩一玩,散散心啊,可是走不了啊!

B:誰不是呢?我跟你說,我們這個從三個月就一直跟着我了!

A:你還三個月,我們那個生下來52天就跟我了,睡覺,吃喝拉撒,上學,什麼都得管啊!

B:我們就是免費的高級保姆!

A:可不是?可有啥辦法,他們天天忙成那樣......

......

這的確是很多年輕父母的生存現狀,工作太忙,孩子只能交給老人帶,而且也幸好有老人能夠幫忙。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

將來,你會幫你的孩子帶娃嗎? 第2張

老人能夠幫忙當然很好,但是除了考慮他們身體的承受能力,更要體諒他們承受的過重的心理負荷。

帶孩子不同於養貓養狗,孩子小的時候,爲了安全,帶孩子的人精神總是需要高度緊張,目光簡直一刻都不能脫離,根本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輕鬆。

除此之外,老人家就算帶的是嫡親的孫子,可那也是別人的孩子。以前我爸媽幫我帶娃的時候,回來說起在外面經常見到的兩家老人因爲小孩搶玩具或者打架而發生衝突的事,總是戲謔地說:唉,他們也是怕回家被媳婦閨女怪罪!聽起來像是玩笑,可事實上不正是如此嗎?他們勞心勞力,還得接受監督和檢查,這也是很大的心理壓力吧!

有一天有同事問我生完打算休多久,我說之前生第一個休了一年,希望生完這個也可以有這個待遇。她笑着說,她當時休了不到半年就主動要求回來上班了,覺得比起在家帶娃,上班簡直就像度假。對此我也是感同身受啊,想起那時就連回單位開個會都能激動得不要不要的,感覺終於能出門放個風了。

所以,我們也得將心比心,多多體會幫我們帶娃的老人的心情,儘量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纔是。

基於各種所見所感,我有時忍不住會對將來自己的老年生活發怵,難道我也必將淪爲高級保姆嗎?心裏簡直有一萬個不願意啊。

我跟老公說起這些事,問他將來願不願意幫孩子帶娃,他說,年輕人過得那麼不容易,他要真需要幫忙,你還能真不管啊?他是個傳統加理智的“老幹部”,而我雖然很有理想,也不得不承認現實很多時候確實比較骨感啊!

我們的父母肯定也是這種想法,只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對此,我們除了心存感激,也只能用理解和體諒來回報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