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抗補課背後的教育窘境

本文已影響1.9W人 

學生抗補課背後的教育窘境

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義務教育階段禁止補課,基礎教育階段禁止收費補課。然而一些學校爲創收,不少學生“被自願”交錢補課。羊城晚報先後收到55宗針對有償補課的近萬字投訴,記者調查發現有償補課現象不僅發生在寒暑假,且在平時的節假日及週末成了常態。近日廣東省梅州市數百名高一學生又發來聯名投訴信,抗議學校的違規補課行爲。

數百名學生給媒體發來聯名投訴信,抗議學校補課。與此前學生網友號召成立“反補課學生聯盟”一樣,具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但是在“被自願補課”的現實面前,無論是抗議補課還是“反補課聯盟”都顯得弱不禁風,不堪一擊。

不僅廣東補課成風。前不久還有消息說,重慶的學校“聯姻”培訓機構、老師“兼職”校外補課,“你禁你的,我補我的”,依舊是不公開的祕密。假期補課風,誤導孩子的學習觀,加重孩子課業負擔,剝奪孩子的休假權。無疑不可取。教育部門發佈“禁補令”,要求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本來是希望給學生減負,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假期,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學校與老師爲何對“禁補令”不領情呢?

對於禁止補課的問題,《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爲規範)》早有規定,教育部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此三令五申。《行政許可法》對行政事業單位收費有嚴格的管理規定與程序要求,教育收費必須有法律依據。中小學校,本是在公共財政支撐下的公益事業,更應該執行嚴格的收費政策。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素質教育講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幹得紮紮實實”。禁補令年年發佈,但是假期補課濤聲依舊

因爲在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的現實條件下,學習成績是一名普通學生升學的通行證:考試成績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學生的前途和命運,而且也是老師身上一道難以擺脫的緊箍咒。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是教育部門對學校,學校對老師,家長對學校進行評價不可或缺的硬指標。學校不補課抓學生成績,行嗎?

不可否認,“禁補令”難落實有學校與老師追求補課經濟的因素;假期補課成爲教育禁區以後,懾於“禁補令”的威嚴,儘管有的學校、老師不直接在校園內補課。但學校與老師仍然可以採取變通的手法在校外開設補習班、興趣班、培優班。教育部門查處起來不容易。有教育專家感慨說:當前補課氾濫,一方面,牽涉的教師太多,已經有點“法不責衆”的味道。另一方面,在考分決定一切的現實下,即使教師不想補,家長也要追着補。

由於家長普遍望子成龍心切,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家長一方面削尖腦袋爲孩子選擇優質教育資源(擇校),另一方面會給孩子套上刻苦學習的緊箍咒,補課儼然成了家長的救命稻草。他們不會讓孩子假期就這樣“閒”着。而且多數家長假期沒有時間教育孩子,他們認爲把孩子交給學校比“閒”在家裏要放心得多。即便學校、老師不組織補課,他們仍會爲孩子請家教或者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

更爲重要的是,即使某個班級、某所學校、某個地區假期不補課,也難以改變考試指揮棒揮舞的方向。如果說有償補課剝奪了孩子的休假權利、異化了師生關係的話,那麼,孩子升不了學,或者家長需要付出高昂的擇校費,這豈不是另一種傷害?在優質教育資源尚未大衆化、還在依靠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的今天,孤立地談禁止補課並不現實。由於有關部門對補課的態度成了“以通知落實通知”,出現補課遍地開花的局面並不奇怪。

在我看來,教育部門不僅要下達“禁補令”,而且要言而有信落實“禁補令”。教育部門既要回應學生投訴,深入一線查處違規補課的學校與教師。也應反思當下的現實教育語境。如果政府推進教育公平動了真格,改革教育評價手段、淡化成績觀念,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營造公平、寬鬆的教育環境。應試教育氛圍逐步被素質教育、公平教育理念取代,不僅學生課業負擔會減輕,假期補課也會逐步失去賴以存在的現實土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