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調查:有家長缺知識誤

本文已影響2.28W人 

在天真爛漫的年紀,心理陰影會像是一團烏雲,裹挾着孩子明媚的世界。中國學齡兒童心理健康狀況META分析數據顯示,我國學齡兒童青少年心理異常發生率達15.6%。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調查:有家長缺知識誤

在天真爛漫的年紀,心理陰影會像是一團烏雲,裹挾着孩子明媚的世界。中國學齡兒童心理健康狀況META分析數據顯示,我國學齡兒童青少年心理異常發生率達15.6%。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我國的主題聚焦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家認爲,應充分重視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呼籲全社會共同參與。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獨家調查走訪,以期還原一個真實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現狀。

帶女兒心理諮詢被視爲異類

在朋友之間,北京媽媽顧曉曼被認爲是個異類,原因很簡單,每半年她就會帶着4歲的女兒去拜訪固定的心理醫生。

之所以用“拜訪”二字,在顧曉曼看來,每半年的固定諮詢並非外人眼中的看病,而是對於孩子心理狀態的測評。

“在別人眼中,我的女兒乖巧可愛,幾乎不會出現所謂的‘熊孩子’行爲,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們爲之付出的努力。”顧曉曼告訴記者,她第一次接觸兒童心理是因爲一歲半的女兒在早教中心的“不合羣”行爲。

那次,女兒站在遠離同齡人半米左右的位置,即便老師和小朋友在唱歌跳舞做遊戲,女兒也只是遠遠地旁觀,拒絕同齡人的拉手等接觸肢體的行爲……就是女兒這樣的行爲,讓顧曉曼焦慮不已,她甚至擔心女兒有自閉症傾向,“即使沒有,也擔心她以後會出現社交障礙”。

顧曉曼首先想到的是求助周圍的媽媽。當時,她的手機裏至少有十個媽媽羣,但得到的答覆都是——孩子大點就好了。

“說實話,當時我的焦慮程度已經開始影響孩子了,因爲我不知道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而我自己本身是個性格特別開朗愛交朋友的人,更是無法理解我女兒行爲的原因。”顧曉曼說,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的推薦下,她接觸了專門進行心理諮詢的一款App,通過網絡聯繫上了一名專門進行親子育兒以及兒童心理輔導的心理諮詢師。

經過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分析和指導,顧曉曼瞭解到,自己的女兒天性謹慎,喜歡觀察,並非自己所擔心的自閉等問題,“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只有家長了解了孩子心理,才能更好地幫助其成長,而不是用自己的思維去勾畫孩子的想法”。

經過專業心理老師的指導,顧曉曼感覺和女兒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和諧穩定,“在每個年齡段或者說心理髮展階段,我遇到不解的問題都會諮詢心理諮詢師,這樣的結果是女兒現在的安全感很好,情緒調節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發展得不錯”。

即使如此,當顧曉曼推薦周圍有相同困惑的家長去做專業的兒童心理諮詢時,得到的答覆往往是“小題大做”,甚至有人說“我家孩子沒病”。

在採訪中,有不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精神心理問題是生物、社會、心理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包括家庭、學校和孩子個人在內,對心理健康缺乏科學認識,是導致心理問題發展成爲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也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於家長誤以爲孩子是小題大做,並對心理問題諱疾忌醫,目前的確存在延誤治療的問題。”北京回龍觀醫院兒童青少年病房心理治療師李玖菊對記者說,臨牀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我現在正在處理的也有這樣的案例。孩子非要來做心理治療,但是家長覺得孩子是裝的。可是,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傷的行爲。當覺得在家裏非常壓抑、與父母無法溝通時,孩子就會拿刀片劃傷自己,但父母會覺得孩子比較矯情”。

“經過溝通,我們瞭解到,這個孩子雖然還能夠上學,但心裏已經非常焦慮。這個孩子強烈要求接受心理治療,但父母不同意,孩子就偷偷地來。我們建議藥物治療,因爲孩子已經有了自殺傾向,但家長對用藥很排斥,他們覺得用藥就是精神病了。家長並不願意接納孩子的心理問題,因爲現在很多心理問題還是在精神科就診。”李玖菊說。

情願不走醫保的“瘋人院”謬論

在湘西,14歲的曉曉(化名)是一位被抑鬱困擾的女孩。她從小成績優異,初一時當選爲班長,但班裏幾個同學總排擠她,把她的書本撕壞、用打火機燒她的皮膚,對她進行各種言語和身體攻擊,還威脅她不準告訴老師和家長。

這讓曉曉煩惱不已,逐漸出現心情低落、食慾下降、睡眠差等症狀,時有想死的想法。進入初三後,個別同學的霸凌行爲加劇了曉曉的問題,她甚至用美工刀自殘。9月下旬,曉曉被診斷爲重度抑鬱,後轉入湖南省腦科醫院進一步治療。

全國知名兒童心理專家、北京回龍觀醫院兒童心理科主任劉華清教授向記者介紹說,兒童青少年是比較特殊的時期,心理髮展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常見的有自卑、厭學、強迫、抑鬱以及過度使用網絡等。成年期的很多精神及心理問題都源於兒童青少年時期,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利於給孩子樹立健全人格,培養良好習慣,後期纔可能會有比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除了現在報道的比較多的兒童自閉症,還有兒童抑鬱症、多動症、分離焦慮等。我們現在普遍感覺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比以前有所提高,重性的心理疾病、精神問題多發了。”劉華清說,過去,孩子們大多數的活動都在戶外,在大自然裏遊戲、玩耍,和人的接觸是面對面的。在互聯網時代,大多數孩子都是待在家裏玩手機、上網,缺少了和外界、大自然的真實接觸,也缺少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在李玖菊看來,當青少年兒童情緒上有問題,像飲食、睡眠、情緒有一些不太好的變化時,是需要就醫的,“我們的治療會從精神、心理治療開始,如果很嚴重的話,我們需要用藥治療”。

“但帶着孩子來我們醫院就醫的家長總是說‘你教教孩子,開導一下孩子’。”李玖菊說,其一,很多家長不認爲孩子的心理問題是疾病,沒有意識到需要治療;其二,如果就醫的話就需要看精神科、心理科,家長的慣性思維是精神科、心理科就是精神病院,“像我們治療的青少年,很多家長能走醫保但都不走醫保,因爲要保密。住院的費用其實不便宜,有時候多的話甚至10萬元,但即便如此,一些家長也選擇自費,他們害怕別人知道。因爲社會上有觀念認爲精神科就是瘋人院,這對孩子和家長產生一定影響。當然,相比較以前,現在情況要好很多了”。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俊娉也向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如果家長缺乏對心理疾病的基本認識,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誤解。比如,對學習障礙的孩子,他們有的是閱讀障礙、有的是書寫障礙、有的是數學方面的障礙、有的還伴隨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等。如果家長不知道學習障礙,就可能會認爲孩子不專心、粗心,學習不用功,從而訓斥孩子甚至懲罰孩子。這樣不僅錯失了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時機,而且還會讓孩子承受額外的壓力,破壞親子關係,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劉俊娉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案例,孩子在八歲的時候被診斷爲感覺統合失調和注意力缺陷,醫生建議吃藥和教育行爲訓練,但家長不認同以及擔心藥物副作用而選擇放棄,而用跑步、游泳之類的體育鍛煉來替代,從而錯過了治療良機。孩子長大到十幾歲了,身體動作不協調,注意力缺陷依然存在,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家長追悔莫及。“感統訓練是一個非常專業系統的體系,並不是家長帶着孩子體育鍛煉就可以達到治療目的。假設這個媽媽對感統失調和注意力缺陷障礙有充分了解,能夠接受和配合醫生的治療,這個孩子就能夠得到更好的訓練和治療,他整個人的發展也許就會不一樣了”。

“需要說明的是,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和精神疾病一定要區分。心理健康問題是可以通過調整治療的,並不是說器質性的病變。而精神疾病,比如說孤獨症或自閉症是精神類的疾病,不能混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研究生導師齊亞靜對記者說。

預防和早期干預是關鍵

不過,在採訪中,也有家長向記者“吐槽”,原本帶孩子去看心理門診,卻遭遇公立醫院人滿爲患沒問上幾句便被“打發”,而私立機構並不專業且費用極高的境遇。

“其實,應該肯定的是,越來越多的家庭已經開始正視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要不然現在也不會有那麼多所謂的育兒公衆號,但其中關於兒童青少年心理的專業文章還是比較少,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其中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顧曉曼對記者說,她的感覺是,目前能夠幫助孩子完成社會化和預防早期心理問題的專門機構還是不多,家長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往往束手無策,不少人只得求助於網絡和各種媽媽羣。

對此,李玖菊也提到,“我們醫院現在的兒童青少年治療室有15張家庭牀,就是一個家長陪一個孩子,還有5張普通牀。但還是屬於滿牀的狀態,還有孩子不斷來求醫,住不進來”。

在齊亞靜看來,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更加多樣化,也更加突出。“比如,孩子的攻擊行爲、一起自殺行爲等。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極端的可能會比較多一些。所以,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一定要在早期進行預防,也就是一定要監測、監控,繼而達到預防的目的,預防比干預更重要。事後干預可能是彌補了,但傷害已經造成。我們一定要提高全社會關於兒童心理健康或者對兒童保護、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意識,這樣才能更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齊亞靜認爲,幫助孩子完成社會化和預防早期的心理問題,主要還是從家長入手。

“前幾年也在倡導開辦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據我瞭解,可能受衆比較少,效果也不是特別明顯,大家往往都是等孩子出現問題後纔去尋找各種幫助,而不是說早期就用正確的方法來養育孩子。”齊亞靜說,希望能夠呼籲相關部門進一步開展正規的家長培訓,讓每個家庭都成爲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後方。

至於具體如何預防,從孩子自身來說,齊亞靜認爲要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首先強調鍛鍊身體,一般身體健康的兒童,心態也會比較陽光。目前的中小學都有心理健康課,但是不知道落實的程度如何”。

“整合社會資源也是一種途徑。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除了自身的問題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他所處環境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針對家庭做心理諮詢工作的同時,可能還需要同時改變接受治療者外在的環境。那麼,這其中就需要引入另一個專業——社會工作者,簡稱就是社工。”齊亞靜說,尤其是針對一些困境家庭的兒童,可能需要社工來幫助這個家庭來鏈接一部分社會資源,幫助他們改善成長環境和生活環境,從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對此,齊亞靜建議在學校裏配備心理諮詢老師和駐校社工,“這種駐校社工模式也在嘗試探索,但是還沒有得到推廣。心理老師幫助孩子調整心理狀態、促進孩子的發展,而駐校社工是幫助孩子改變周圍的環境,比如說改變孩子的班級環境、學校環境甚至家庭環境。因爲專業不一樣,心理老師專注於做心理諮詢,社工是社會的醫生,他們能夠鏈接資源改善兒童的成長環境。未來可能需要啓用心理老師加駐校社工的模式共同維護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趙麗、馬嘉、林靖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