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溼疹:診治不可不知的6大要點

本文已影響1.36W人 

嬰兒溼疹是怎麼回事?溼疹(Eczema)定義爲各種內外因素所致的瘙癢性皮膚病,急性期以丘皰疹爲主,慢性期以表皮肥厚和苔蘚樣變爲主。

溼疹(Eczema)定義爲各種內外因素所致的瘙癢性皮膚病,急性期以丘皰疹爲主,慢性期以表皮肥厚和苔蘚樣變爲主。

事實上,溼疹和皮炎兩個術語常被用作同義詞。在能明確病因時,可在皮炎前冠以相應的限定語如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尿布皮炎,其餘原因不明者則統統裝進描述性診斷「溼疹」的口袋裏。

嬰幼兒皮膚嬌嫩,易出現「溼疹」的症狀,常給患兒父母帶來困擾。能夠產生這組症狀的疾病常見的有: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溼疹,儘管它們有各自的特點,由於表現存在重疊,並可合併發生,在許多患兒中並不容易區分,甚至有人認爲也無嚴格區分的必要。

1. 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的表現最符合溼疹的描述,可認爲是一種遺傳因素性頑固溼疹:急性期表現爲紅斑、水腫和脫屑,在嚴重病例中有明顯的小水皰、丘疹、滲出和結痂,慢性期改變爲苔蘚樣變和色素異常。

當溼疹滿足下列標準時,它就不再是普通的溼疹,而是擁有了專門的名稱 - 特應性皮炎 (見圖 1)

(1) 主要標準:皮膚瘙癢。

(2) 次要標準:

屈側皮炎溼疹史,包括肘窩、膕窩、踝前、頸部 (10 歲以下兒童包括頰部);

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史 (或在 4 歲以下兒童的一級親屬中有 AD 史);

近年來全身皮膚乾燥史;

有屈側溼疹 (4 歲以下兒童面頰/前額和四肢伸側溼疹);

2 歲前發病 (適用於 4 歲以上患者)。

符合「主要標準 + 3 條或以上次要標準」即可診斷爲特應性皮炎。

嬰兒溼疹:診治不可不知的6大要點

圖 1 異位性皮炎患兒的皮損典型分佈

2.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好發於頭面部、前胸和外陰的慢性皮炎,皮脂產生明顯增加,有些嬰兒頭頂可見油膩的黃色粘着性鱗屑,被稱爲「搖籃帽」,許多患兒的四肢也存在溼疹樣損害,甚至有類似特應性皮炎的屈側皮炎。

嬰兒溼疹:診治不可不知的6大要點 第2張

圖 2 嬰兒脂溢性皮炎的不同表現

可見,溼疹並不是一項病因診斷,它實際上描述了一組具有相似臨牀表現的異質性皮膚病。

3. 溼疹的治療主要爲對症處理

(1) 溼敷收斂

在皮損滲出較多、明顯紅腫、有糜爛或潰瘍時,宜採用溼敷,常用生理鹽水溼敷。參考溼敷方法爲:

①將紗布疊成 4~8 層的紗塊,略大於皮損面積,將其浸入溶液,然後擰至不滴水爲度;

②將紗塊敷於患處,持續 30 分鐘,期間當紗塊變幹後重復步驟①,而不要直接往上面倒溶液;

③每天進行 2~4 次,當皮損變得乾燥時停止溼敷。

(2) 外用糖皮質激素

外用糖皮質激素是溼疹的主要治療,外用激素的強度從最弱效至超強效可分爲 7 級,嬰兒溼疹宜選擇最弱效、弱效或中效製劑,如 2.5% 氫化可的鬆乳膏、0.1% 丁酸氫化可的鬆乳膏和 0.05% 地奈德乳膏等,或以潤膚劑適當稀釋,面部和外陰部位使用弱效製劑。

許多患兒父母對外用激素有不理性的恐懼感,實際上短期使用弱、中效製劑安全性良好,獲益大於風險。

(3) 外用潤膚劑

溼疹尤其是特應性皮炎患兒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和皮膚乾燥,潤膚治療很重要,可加快皮損癒合、減少疾病復發,應定時足量使用。

(4) 其他外用藥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包括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乳膏,可作爲糖皮質激素的替代藥物,短期用於年長兒童的侷限性皮損。有繼發感染跡象時可外用抗生素製劑,如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等。

(5) 系統治療

瘙癢劇烈、影響睡眠、外用藥療效欠佳時,可根據患兒的年齡和體重酌情使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糖漿 (≥ 2 歲)、地氯雷他定幹混懸劑 (≥ 1 歲) 、左西替利嗪口服液 (≥ 2 歲)等, 有繼發感染時可系統使用抗菌素

(6) 日常護理

穿着純棉衣物,避免環境溫度過熱,避免過度搔抓,勤剪指甲,儘量避免使用香皂洗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