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孩子撒潑賭氣的背後原因嗎

本文已影響2.36W人 

現在的孩子一旦受到委屈,就很容易賭氣出走,甚至有的孩子還會以死威脅。

然而不少家長的困惑在,這些喜歡“拿命賭氣”的孩子,究竟有什麼不能開口溝通的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告訴對此想不明白的家長,那些“拿命賭氣”的孩子心裏,想喊喊不出來,想說卻無人傾聽的那些話。

01.

那些拿命賭氣的孩子

後來都怎麼樣了

前陣子,有過這樣一起事件:深圳市光明區,深夜的大馬路中央躺着一名身穿藍色校服的學生。

只見他四腳朝天地躺在路後潮溼的馬路上,眼中還殘留着淚水,全然不顧來往的車輛,非常危險。

民警趕到現場後,瞭解了這個男孩的情況:

小黎今年11歲,因爲當天參加學校球賽,耽誤了時間,沒能按時完成作業,加班回家的父母一進門就對小黎進行了嚴厲批評,小黎覺得自己很冤屈就衝出了家門,跑到馬路中間“尋短見”。

對於如此危險的行爲,民警對小黎進行了嚴肅教育,小黎情緒冷靜下來後,也認爲自己的做法不太妥當,表示願意回家。

小黎是幸運的,但有的孩子就沒那麼好運氣了。

在四川成都,發生過這樣一件事:14歲男孩樂樂從14樓窗戶縱身跳下身亡。

樂樂留下了2封遺書,一封給媽媽一封給喜歡的女孩,從遺書以及qq空間中,可以看到樂樂內心的陰霾:

因注重儀表遭受過語言攻擊;不愛學習被家長當衆打罵,覺得沒面子;父母離異讓自己很抑鬱……

這些壓力最終在樂樂心裏成爲了一個死結,他絕望地大喊:“媽媽,我愛你!” 隨後從14樓縱身跳下!

愛拿自己的生命和家長賭氣的孩子不少,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和家長髮生矛盾,一氣之下衝動的孩子:

19年4月17日晚上海,一個年僅17歲的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後受到了父母的批評,在盧浦大橋的車流中忽然下車,然後跳橋自殺;

19年3月,一名9歲男童,疑因損壞學校的玻璃,害怕被學校懲罰、被家長批評,選擇了從17層跳樓自殺;

19年5月,一個上初一的男孩與家人發生口角,心生不滿就賭氣留下便條離家出走,上街攔車泄憤,事後好心人把他帶給了警察;

18年12月,保定14歲女孩騙大人住同學家一晚,結果是悄悄離家出走,幸好警方及時找到女孩,安然無恙。

事後女孩媽媽猜測女兒這次離家可能和學習壓力過大有關,女兒曾和家裏提及過,但大人都沒太當一回事。

這一樁樁極端的案例,觸目驚心。引發了網友的哀思,也再一次驚醒家長們:

爲什麼總有孩子會選擇“拿命賭氣”?或者說是“拿命”來要挾父母?

你理解孩子撒潑賭氣的背後原因嗎

02.

孩子拿命賭氣的背後

是有話說不出來

孩子拿命賭氣,其實代表着一種抗議,抗議的是自己受了委屈、大人不聽自己解釋、被父母忽略、不受重視……

種種原因,都有可能成爲孩子“拿命賭氣”的誘因。

說到底,是因爲孩子心裏有事兒要表達,卻沒有辦法和父母好好溝通,或者是不被大人理解。

打開新聞,我們常常能見到關於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很多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爲什麼要離家出走呢?

有些父母會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爲孩子不懂事給大人添麻煩,或是青春期叛逆。

更有父母認爲孩子不知體諒父母辛苦,不懂感恩,自私冷漠。

有記者採訪了一些離家出走的孩子,在責怪孩子之前,我們先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小路:我覺得我的爸爸媽媽一點都不愛我。我爸爸愛喝酒,除了喝酒對什麼都不關心。有一次我不小心磕破了膝蓋,他明明看見了,卻對我連一點點關心都沒有,照樣喝他的酒。而我的媽媽只會指使我幹活,不滿意就罵我打我,在她眼裏,我就像是個奴隸。 @小杜:在我爸眼裏,我只能幹學習相關的事。要是讓他看到我沒在學習,就會大發雷霆。如果我考得不好,他就會狠狠地打我,還給我講一堆的大道理。最近一次考得不好,他不光打我,還讓我滾,那我就聽他滾好了。 @花婷:我在家裏根本沒我的位置,自從我弟弟出生後,我就更沒地位了。不論幹什麼事,要什麼東西,我爸媽告訴我要讓着弟弟。就連弟弟自己摔倒哭了,也怨我,在他們眼裏根本沒有我。我想我要是離家出走,他們會不會就重視我了。

聽到這些孩子的心聲,家長們會有什麼感受?

在孩子沒有歸屬感時,覺得沒有辦法和大人好好溝通時,孩子就會離家出走,甚至拿命賭氣。

孩子選擇拿命賭氣,不是孩子出了問題,而是親子之間的關係和溝通出了問題。

03.

做一個真正

“看得見”孩子的家長

孩子拿命賭氣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能看見孩子。

表面上看親子溝通是“聽”和“說”的事情,但這背後需要家長和孩子都能換位思考,理解對方想要表達什麼,在情緒上產生共情。

聽見孩子語言或行爲背後想要表達的心聲,只有做到這些,家長說出來的話,才能直抵孩子內心,孩子才願意聽,心裏有事也敢於去和大人說。

前幾日,一位四川成都的媽媽分享的接女兒放學視頻突然就火了:當倒數第一的孩子考了倒數第二後……

小女孩在放學後,蹦蹦跳跳地來到媽媽面前,分享給媽媽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平時位居倒數第一的她這次考了倒數第二,而壞消息是還是沒有考及格。

面前的媽媽態度平和地聽女兒說着,聽完好消息後,輕輕地笑了笑,聽完壞消息後,也沒有責罵。

在這段搞笑幽默的視頻中,小女孩和媽媽的互動相當輕鬆。

即使是關於成績和排名這樣敏感的話題,孩子也可以自由地暢所欲言,沒有擔驚受怕,令網友感嘆:

“這是別人家的家長!” “好羨慕孩子能這麼輕鬆地跟媽媽說自己的成績。”

小女孩的抗挫能力很強,而媽媽的心態和暖心迴應更值得稱讚。

媽媽暖心迴應的實質是接納孩子成績不好、接納孩子的自我評價和情緒。

媽媽和女兒親子間的關係融洽,孩子在她面前沒有絲毫感到額外的壓力。

試想一下,如果這位媽媽跟女兒討論關於學習提高、認真完成作業等話題,女兒肯定是也願意溝通交流、媽媽的話也是聽得進去的。

在這樣的親子關係下,孩子激發出內在驅動力提高學習成績的機率也是相當高的。

比起急於讓孩子改變,學會傾聽、看見和接納孩子顯得更加重要,也更爲基礎。

像這樣的家長,纔是孩子遇事後,TA敢於去溝通的家長。

如何營造一個讓孩子感覺到有歸屬感、溫暖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纔是我們作爲父母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